[記者蔡昀臻/台北採訪報導]由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於12/24日、12/25日舉辦兩天一夜[部落體驗活動計畫—紫耀環山]的媒體參訪團,踩線圓滿賦歸!
體驗活動內容主要以台中市和平區的[環山部落]為主軸,發掘被遺落的原始文化與部落生態,原民泰雅的傳統建築、宗教信仰、DIY手工藝、獵人步道、風味飲食等等,對於大多數人沉浸滿是塵埃的都市,[環山部落] 又名Sqoyaw,是一塊人間淨土!
環山聚落,遠觀點點,煙霧裊裊,環伺整座大谷猶如大聚寶盆,海拔將近1800公尺,四周被3000公尺以上高山包覆,遠眺龜山島,空氣清新的芬多精,提神醒腦。
由南湖大山,、志佳陽大山、雪山山脈等自然霸景所圍繞, 幾百公尺即有教堂,猶如上帝的子民看顧這片綠野山嵐,當地守護的居民即是該地區規模最大的泰雅族部落。
第一天 環山部落 美麗淨土
一行參訪團帶著好奇雀躍的心情一步一腳印漫步山林,亦步亦趨跟隨當地三位泰雅族耆老分別帶領到紫藤山城,透過環山部落地圖,整體瞭解部落分布概況!
環山部落主席黃誠志表示, 當地居民85%是泰雅族原住民,「泰雅」之名,在泰雅的語言裡原意是「真人」或者「勇敢的人」。象徵泰雅族人的驍勇!過去祖先自蓋高地糧倉防鼠、善於狩獵、自製狩獵陷阱,獵捕山羌、山豬自給自足都是傳統泰雅族人流傳至今的智慧!從黃主席自信的面容看出他身為泰雅族人的驕傲!接著,參訪泰雅民俗文物館,蘊藏傳統泰雅族人的石板屋及狩獵骨的牛骨掛飾,風化牛皮張掛石板屋壁,有山頂洞人之感,由石版屋及穀倉看出;泰雅族人過去150年歷史生活型態斑斑可見!
環山部落蜿蜒巷道矗立多座教堂, 巷弄2—3米寬,居住人數約500餘人的泰雅族聚落卻有多達四座的教堂,教堂都是外國傳教士佈道所設計的,歐式尖塔式建築座落山坡的建築特色,教堂裡耶穌、聖母瑪利亞令人充滿聖潔而肅然起敬,佈道者的弘願,造福無數泰雅族人!
環山部落裡有的教堂已經荒廢,但是每一座教堂外觀建築仍保持獨特的風格,比如有著紅瓦十字架外觀的Sqoyaw Kyokay Taywan Kiristo Cyoro Kyokay、石頭堆砌外觀的The Harold Sheridans Chapel、鐵皮木質門的真耶穌教會。泰雅族的信仰中心仍是日常的寄託!
午後,大夥兒享受了一頓原住民的風味餐,即準備進入社區活動中心感受原民的DIY手工藝體驗!
DIY手工編織是泰雅婦女的專長,從長條約60公分長塑膠片編織成橘橙橙的小巧柿子,精巧可愛,每個來自城市的訪客,收心專注展現巧手體驗泰雅族婦女的賢良細緻,是種難得的體驗課程,也從新拾回純樸最初的心!
傍晚時分,社區活動中心傳來一陣陣嗆鼻的香味,在忙碌手工藝編織柿子之際,原來時間也悄悄流逝到享受原住民的特色飲食,大夥兒在大快朵頤外,感受到是原民的樸質無華才是環山部落最美的風景!
黝黑的肌膚、真摯笑容、羞澀勇敢的迎接參訪團,這天恰好是12/24日的耶誕夜!
在接待家庭的庭院與原民同歡
,欣賞原民的舞蹈是第一次,20人熱情演出豐收舞蹈,泰雅族婦女歡欣鼓舞的精彩演出,最難忘的是知足與純真的神情!
到達部落地區,一定要去中海拔1500公尺地區尋找星星的足跡,暸望台、彩虹屋,享受山中無甲子、神然忘我的優閒,族人也體貼的幫參訪團準備了麻油雞,真是暖心!
部落的接待家庭都非常潔淨,適逢耶誕夜,叮咚~傳福音來報佳音,歌聲環繞山林間,熱淚盈眶,喜樂無比!
第二天 挑戰險峻的獵人步道
經過一夜好眠,早餐清淡飽足後,參訪團起身前往獵人步道,必須先經過四蘭溪吊橋、希瑪農莊,傳說中環山部落,最驚險挑戰的行程就是獵人步道,步道鬆軟險峻,爬過層層泥草山路就可以看到百年以前泰雅族人的遺跡屋厝。午間享受希瑪農莊主人熱情招待原民醃製的山豬肉、紅豆糯米飯、醃漬鹹鯖魚及熱騰騰的菜頭玉米排骨湯,在驚險獵人步道探險後,原民現場烹煮料理是窩心的滿漢大餐!
吃飽喝足後,再經由吹著東北季風,飄搖抖動的四季蘭溪吊橋,回到獵人步道, 耆老們還會耐心講解,孰練的示範製作,大小獵物陷阱的方式,不禁令人嘖嘖稱奇,山野中原民生存的智慧無與倫比!
兩天一夜的部落體驗,雖然短暫時光,但卻留存永遠難忘的記憶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